5月23日,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,廣東省鶴山市被授予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。多年逐夢,始得成功,中環潔助力地方創文創衛成功再添一城,目前已達28個城市(區)。
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授予一座城市最高的榮譽,是含金量最高、綜合性最強、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品牌,更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治理能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。近年來,鶴山全力推進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,奮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,將創建工作列入市委、市政府重點工作,堅持“一張藍圖繪到底,一任接著一任干”。在這場意義非凡的創文征程中,中環潔鶴山項目歷經三年多的匠心打磨,助力鶴山創建文明城市,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,以“智慧”為引擎,以“管家式”服務為羽翼,全方位助推鶴山邁向文明新風尚。
鶴山作為中環潔服務廣東省的首個城市,項目落地伊始,便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提升城市環境質量,搭建起數字化管理運營平臺,為鶴山環衛裝上“城市大腦”。250多個物聯網設備覆蓋轄區內的主次干道、公廁、中轉站及垃圾分類棚等重點環衛場所,對環衛管理所涉及到的人、車、物、事進行全過程實時監控,通過算法優化環衛作業路線及管理模式,并利用積塵監測系統,實時采集道路粉塵數據,科學分析機械化清掃、灑水作業效果,通過動態調整作業頻次與路線,實現“數據說話、精準治污”。通過智慧環衛賦能,環衛作業質量得到提升,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改善,切實貫徹創文各項任務要求。
中環潔服務鶴山市沙坪城區及周邊農村區域,全面推行“一把掃帚掃到底”模式,打破城鄉環衛壁壘。在全域構建“機械為主,人工為輔”的環衛作業模式,充分發揮各類機械化保潔設備“沖、刷、吸、掃”聯合作業的高效能優勢,機械化清掃覆蓋率達到90%,大幅度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強度。周邊農村與城市統一保潔標準,配備專業壓縮車,垃圾收運頻次與城區同步,杜絕“垃圾圍村”。專人專職負責農村公廁的日常保潔和消殺工作,確保公廁干凈整潔、無異味,為村民提供舒適、整潔的如廁環境,并根據嶺南鄉村環境特色,提供水體治理服務,維護轄區內水體生態環境,保障河道暢通,提升鄉村環境品質。
中環潔與鶴山市垃圾分類工作深度結合,建立“源頭分類-定時-收運-終端處理”全鏈條體系,在沙坪街道興業社區設置垃圾分類示范小區,將垃圾分類知識融入公園景觀,寓教于樂,讓市民在休閑娛樂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,提升環保意識。并創新推出“小蜂家”分類驛站,以“科技+趣味”的形式提供垃圾分類咨詢、可回收物回收等服務,對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開展積分兌換服務,激發民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。開展“21天垃圾分類養成計劃”及進社區、進校園等“六進”宣傳活動,累計開展社區垃圾分類教育活動超200場次,覆蓋居民超13萬人次,“智能設備+宣教督導”雙管齊下,讓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,讓綠色生活成為新風尚,實現垃圾減量率提升與資源循環利用。2025年1月,鶴山市入選成為全國16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之一。
為提升市民群眾文明意識,樹立文明出行、文明生活新理念,鶴山中環潔成立了文明勸導隊,承擔文明勸導工作。勸導隊員以文明、合理、規范的方式對非機動車亂擺亂放、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,引導廣大市民文明出行、文明生活。通過引導商戶做好“門前三包”,有效減少了占道經營、亂堆放、亂丟垃圾、亂拉掛、亂張貼等城市“六亂”現象,將可能發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,將被動事后環衛作業轉為主動事前預防的環境治理。文明勸導員還是城市的“文明守護者”,機動參與校園守護、幫居民扶、搶險救災、疫情防控等公共服務,并深入踐行雷鋒精神,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幫助有需要的市民,用見義勇為、拾金不昧等實際行動,守護及傳遞著城市的文明與愛心。
三年多來,面對各種挑戰,鶴山中環潔始終與政府及相關部門緊密攜手,積極參與防疫、防火、防風、防汛等城市應急保障預案的制定與實施。在關鍵時刻,公司挺身而出,勇擔社會責任,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應急保障任務,多次獲得上級單位的表彰與肯定。
文明無止境,中環潔與鶴山一起站在全國文明城市的新起點,將持續以“智慧化、精細化、人性化”的服務助力建設潔凈、美好、文明的現代化宜居城市,切實提高城市環境衛生水平,讓全國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持續閃耀!